国际媒体
联系信息/contact us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上林县达务大楼3628号
电话:041-20877591
传真:
邮箱:admin@mediamuris.com
六大关键词勾勒中国新工科人才培养
来源:亚博集团作者:亚博集团日期:2020/12/05浏览:
——2017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专家王广义7月18日,2017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在西安掉落帷幕。自此,大赛已顺利举行四届,总计有660余家高校派遣近5000支代表队参赛,共计递交创意作品近2500余件,已沦为全国工科类院校普遍认为的虚拟仪器领域最权威、最不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目前,中国工程教育规模居于世界第一,但面对大而较强的局面。2017年伊始,教育部明确提出“新的工科”的概念,目的从新理念/新的结构/新模式/新的质量/新的体系的顶层设计来展开工程教育改革。如何使这一理念落地?校政行企怎样合作才能更佳地助力中国新的工科人才的培育?就上述问题,本届大赛主办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方西安理工大学,主办方美国国家仪器(National Instruments,全称NI)有限公司的嘉宾代表拒绝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科学报、中教全媒体、北京教育主播等多家媒体的专访。对话嘉宾: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胡晓东西福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军NI亚太区市场总监Ryota IkedaNI客户培训经理Steve SummersNI中国院校计划经理潘宇关键词一:协同记者:目前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强化政府、学会、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胡晓东:2016年中国月签订华盛顿协议,这个协议是国际上多个工程教育相互接纳的协议之一,沦为该协议的会员是中国工程教育的众多里程碑。工程教育的认证工作是工程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仪器类专业正式成立了试点工作组,北航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我指出高校和学会是一个很密切的共同体,可以联合推展大学的工程教育证书。证书特别强调的是理念的转化成,超越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发展。无论在改变理念,还是在重构教学体系,或者是设计实践中环节,都必须企业的积极参与。吴幼华:学会是学科引导、科技研发、产学研融合的最重要平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管210家学会,还包括理工农医及交叉学科,其中工科类的学会有60多家,占近三分之一。国家发售了“中国生产2025”行动纲领,目的是推展工业生产领域发展,向生产强国的方向迈向。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仍然提倡融合七大资源——“政产学研用媒金”,即政府、产业、学校、研究所、用户、媒体、金融,期望可以助推创意工程人才的培育。